查看原文
其他

丁香园李天天:技术进步是医生的福利,并不会取代医生|研习社演讲笔记

2016-07-18 李天天 混沌研习社

中国280万医生,有200万在用丁香园。很多人会说,人工智能来了,医生要失业了。7月17日,在混沌研习社课堂上,李天天回答了这个疑问。


他说,医疗方面的智能决策由来已久,技术的进步也是医生的福利,但是医生不只是经验累积那么简单,他更是一个未知知识的探索者。很多医生能做、擅长做的事情,人工智能做不了。

(本文根据李天天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整理,有删节。研习社社员可登陆混沌研习社APP<点此下载>,免费观看完整版视频回播。)


演讲者|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兼董事长) 


丁香园是一个已经有了16年历史的网站,是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会化网络。


今天来混沌研习社,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在互联网行业中,我认为非常有特色的行业,就是互联网医疗。


我们学医学的,要记很多东西,医学上很多东西又非常难记,所以我们就学会了编口诀。准备今天课程的时候,我也发现,我很难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把16年背后的思考全部讲出来。


为了大家方便理解,我也把这些内容变成了口诀的形式,相信各位听完今天的讲座之后,应该会对医疗行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丁香园已经覆盖了近80%的医生


起步于服务医生

扩展到服务患者、服务企业

80%的医生都在用丁香园


丁香园最开始是一个很小的在线BBS,后来逐渐变成门户网站,从2011年开始,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领域,做APP和微信端。


丁香园是怎么样来的呢?我在读研究生发现,平时学习要查很多文献,很多同学得去图书馆翻过往期刊,拷贝文献摘要还要缴费,又不方便又贵。


图书馆明显是在用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创造商业模式,后来我就教同学们怎么样在互联网上检索,一是方便,二是如果只要摘要会免费。


从此很多的人都来找我要查找经验,后来我自己做了个网站,这就是丁香园,因为当时正是丁香花开的时候。


所以我们是从医生端入手的,逐渐扩大到了企业、患者、保险公司,这一条线走下来,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布局。

 

丁香园覆盖了七百多万的会员,有两百万是专业医生,中国的医生一共有280多万,丁香园已经覆盖了近80%的医生。

 

微信端我们也做了尝试,起步非常快,不仅是对医生提供服务,开始对患者提供服务。

 

我们也没有满足仅仅线上的服务,也探索线下。到现在我们已经做了三家真实诊所,一千到一千五百平,专注在社区全科、儿科。



做数字化营销,个人数据绝对不碰,保护隐私是底线


怎么做好医生端?

做好内容是王道

 平台、互动加数据


我们是怎么做好医生端服务的呢,六个字: 平台、互动、数据。

 

首先是平台。平台上面最主要的就是内容。和大家分享四点做内容的心得。


1、好奇心驱动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质量内容的重要性。

 

我们把国际期刊、前沿采访、大牛手术,这些最好的内容放上去了,但是发现有时候表现很好,有时候表现一般。

 

但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这些内容都是高质量的内容,高质量就一定是好的。可事实未必如此,好奇心驱动不亚于高质量。

 

2、用户不等于目标用户。

 

丁香园上有200万医生,这些人都是我们的用户吗?不一定,要给这些人打标签,描述他们的用户行为和做用户画像。

 

如何做用户画像?分两步。第一步,他是谁?通过各种方式,验证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医生。


第二步,获取行为记录。我们看这个用户每天登陆的时间点和时长,经常阅读的内容是什么,搜索关键词是什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可以判断出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你给医生画完像以后还要分析他的需求偏好,再去制定内容,再走这么一个循环。


3、数据驱动


每做一次推广,每做一次文章发布,我们全都要到后台拿数据,靠这个建立了数据驱动的服务模式,因为光是靠内容是不够的。

 

4、提高段位

 

任何试图去教育用户的内容都是低段位内容,高段位的内容是向目标传递你的价值观。区别在哪儿?


一个是推(Push),我这里有好东西,对你有帮助,所以要推给你。另一个是拉(Pull),茫茫人海中,你一枝独秀地站起来,大家都涌过来了。


第二是互动。

 

在平台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和用户产生互动。用户的收藏、点赞、转发、搜索,这些数据都可以被收集到并结构化,最后作为我们的分析来源。


从内容制作开始,通过多渠道开始,我们采取的是乒乓战略,球到哪儿你就在哪儿,医生在哪里你就在哪里出现。

 

PC端还有大量的医生流量,所以我们PC也有,APP也有,微信也有,因为你要覆盖多个的渠道,不同渠道上的医生行为是不一样的。


第三是数据。


当你有了行为数据并在里面找到相关性之后,你给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广告服务,而是一个精准的数字化营销方案。


比如你可以和制药企业去说,在过去的两个星期内,两千名江浙沪地区的肺癌的主治医生,他们搜索了什么关键词?看了哪些文章?停留了多长时间,转发了多少次,这些就是数据。但是具体到个人的数据是绝对不碰的,保护隐私是底线。


医疗是整体服务,任何单点的突破,都很难带动全局的改观


怎么做好患者端

打破医疗服务之冰

信息、交流和互动


做患者端的时候我们发现非常难,因为我们自己是医生,对医生的需求比较了解。但是患者的需求太多了,不管是手术、用药,他们还有很多情感诉求。


对于患者的痛点,我把它称之为医疗服务之冰(ICE)。我们也同样抓了三条:

 

1、获取信息之痛:在网上获取信息的手段非常有限,得到的信息也未必全面真实。


2、看病难,求医三千里,挂号三星期,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

 

3、最后的结局就是医患都不满意。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看患者需要什么,患者需要的还是ICE。

  

第一,Information(正确的信息):从专业到科普。


正确的内容从哪里来?医生。丁香园过去的十六年间覆盖了中国将近80%的医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内容创作基础。


之前丁香园一直面向医生做专业内容,我们现在做面对用户的时候要做科普,我们有一个公众号叫丁香医生,瞄准的用户是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还有一个公众号叫健康头条,目标用户是城市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第二,Communication,靠谱的交流。


很多人看了信息之后还是觉得没有帮助。比如你说了一个三岁儿童的情况,但是我家小孩可能身高体重都不太一样,我需要更深入的交流。


我们把这种交流分为两类,一类叫人机互动,一类叫人人互动。


人机互动:我们做了一个智能查询APP,你可以在里面进行简单的对话,这是人和设备在对话。


人人互动:来丁香诊所就诊和参加线下活动的人,都有机会通过微信和微信群,与我们的医生互动和提问。


两个月前,我们又开发了一个新项目叫“来问医生” 。医生可以在线向医生付费咨询,由医生定价,且在24小时回复。如果有人想看,支付一块钱就可以看到,有点类似分答。

 

第三,Engagement,靠谱的互动。

 

这块我们依靠线下的服务来完成,就是分布在多个城市和地区的丁香诊所。

 

以上这三个方面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能人为地分开。中间的教育、交流、包括线下的互动,它是持续往返发生的。


这也是目前移动医疗行业的一个痛点。大家可能只在I的阶段做了一个东西,或者在E的地方做了一点尝试。这些产品都太孤立了。我们的观点是医疗是一个整体服务,任何一个单点的突破,都很难带动全局的改观。


未来的医疗是酸(ACID)的

APPS、物联网都是趋势

未来的Doctor,不只医生和护士

 

当我们放眼整个医疗行业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未来的医疗是酸的(ACID) 。


1、APPS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医疗类的APP有一万六千多种。健康类的APP是医疗类APP的十倍。还有一类,我把它称之为硬件的APP,就是各种各样的智能穿戴设备。


但是这些软件APP也好,硬件APP也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数据都被封闭在孤岛上,难以连接共享。但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情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设备之间采集的数据应该被分享连接起来。

 

2、Connected  Health 连接健康

 

美国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移动医疗大会,去年改名叫做Connected Health。为什么改成连接健康了呢?


现在的医疗服务不是一个APP就能够搞定的了,它必须和很多服务连接在一起,有医院、药房、健身房等等,这些数据加在一起才能给你提供一个完整的个人健康和医疗解决方案。

 

原先我们做慢性病管理的时候,很多设备是这样显示的:你今天走了一万步,击败了中国91%的用户,加油。


但是如果医生获取了你的全部数据之后,你得到的提示可能是:你今天走了一万步,但是最高心率达到153分每次,你有高血压,你不能每天一万步强壮中国人了,你再每天一万步你可能就挂了。


3、IOT 物联网


科技的进步非常快,我现在给各位看的是可穿戴设备,五年后大家会看到可植入设备,这些数据会持续采集我们更精准的身体数据,给出我们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之前我们做高血压的管理非常难,因为高血压基本上都是多运动、多锻炼,你说三个月患者还是愿意听的,六个月把你当垃圾短信屏蔽了。

 

因为你没有个性化的服务,但是如果有了个性化的服务,特别是叠加了环境数据之后,对高血压的管理可能就不一样了。


4、DOCTOR  医生

 

有了数据还不够,还要变成行为,谁来干预,就是最后的Doctor(医生)。这里的Doctor不仅仅指医生和护士,未来一定是人借助机器的力量去服务患者。


技术进步是医生的福利

但人工智能不会替代医生

医生需要探索未知知识


接下来我讲讲对人机结合趋势的一个判断。其实医疗方面的智能决策由来已久。


早在80年代,就出现了DXPLAN。这个产品很简单,你只要输入一些临床的症状,它会根据症状提示你得了什么病。我根据这个列表就知道我倾向于诊断哪个病,不能漏诊,还要加哪些检查结果。

 

第二代产品叫ISABEL,算法更精准一些。它为什么叫ISABEL,这是个小女孩的名字,她因为医生的误诊去世了,她的父亲是一个程序员,没有去砍医生,而是跟医生合作,共同开发了这么一个系统帮助医生降低医疗差错。


第三代,IBM WATSON,跟前面讲的分析方式不一样,它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模式,换句话说它在试图学习人类的交流方式,读懂人类的文章。


所以很多医疗机构在帮助他们验证服务,让WATSON每天读大量的医疗文献,由它给出建议的结果,这已经是我们现在所谈到的人工智能了。

 

一说到人工智能,很多人会说,医生会不会被WATSON这样的产品取代了?我给大家分享我个人的三个观点,

 

第一,医生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他不仅是已知知识的实施者,他更是一个未知知识的探索者。

 

胸腔镜刚出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能不能切肺癌,所以胸外科的医生开始做临床实验开始尝试,做了三年几千名患者,发现胸腔镜可以切除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直径不大于一厘米的肺癌。那很多老年男性就不用开胸了,开胸的风险非常大。


你去问WATSON它不知道,因为这是新的知识,新的设备。

 

第二点,诊疗一体化,诊断和治疗是合二为一的。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我们完成诊断,但最后的治疗还是要靠医生来完成的。

 

我也相信有一些常规的操作,可以由设备、机器人来完成,但是一些复杂的、精细化,特别是一些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操作,最后还是要靠人手来完成的。

 

任何医生都会把技术的进步当成福利,但是你要说这个东西最后就是让它直接面对患者,我们还有一丝困惑和疑虑。

 

第三、医疗行业不完全是单纯靠技术来驱动的,它也是一种人文的学科,它也讲究安慰、讲支持、讲理解,很多疾病并不是简单的诊断开药走人就行了,它还有很多情感的诉求。

 

我在读很多国外的数据中我读到了一个词——医生表演学。大家都知道医生很难跟患者建立起共情的感受来,没关系,你先从表演开始,不就是装吗?没错,装也要装出来,你要一直装下去,装到你真的感同身受了。

 

不管你心里有多么难受,多么烦的事情,你面对患者的时候就是要展现你的同情、支持来,这一块永远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没有高科技

也会出现伟大的医生

爱心和工匠精神最可贵


台湾有一个医生叫游能俊,他做了一个诊所,十年只看一个病,就看糖尿病,只有一个医生就是他,下面有20个护士和健康教育专员。


这个诊所是腾讯给我推荐的,说值得一看,我去之前心里挺矛盾的,国外什么样我也知道,台湾到那儿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所以抱着疑问态度去了。

 

这个诊所在台湾宜兰箩东镇上,中国任何一个上点规模的诊所拿出来都轻松碾压它了。去了之后我发现,超出我的想象,超出我的认知。


他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高科技手段,你能够看到的都是纸质病例,我问医师你为什么不用电子病例系统?他说台湾的科技太落后了。

 

但就是这样一家没有什么高科技手段的小诊所,做的事情真的不简单。糖尿病是一个常见的疾病,他的护士陪糖尿病患者上街买菜,告诉你番薯含多少糖,土豆含多少糖,你这顿饭应该怎么吃才科学。


他们组织糖尿病患者全台湾三日游,拉上大巴,不是为了玩,是为了教育你怎么样在户外保存和使用胰岛素。


糖尿病分1型和2型,1型糖尿病一般多见于青少年,而且要打胰岛素。他们的护士陪着学生进校园,告诉学生怎么在教室给自己注射胰岛素,告诉学生别人问你是不是在吸毒的时候怎么回答。


我在这个诊所里看到的不是高科技,看到的是医生的工匠精神,看到的是医生的爱心。


医疗也好,教育也好,都是在被互联网大潮影响之后剩下的最后几块堡垒,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勇气,去克服这种障碍,跟行业的小伙伴们一起携手,来共同面对各种挑战。


*本文根据李天天在混沌研习社的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有删节,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微信联系warmly11。



R

  eading

推荐阅读 (点击文章标题,直接阅读) 


★ 上期必读乐视刘建宏:收费是体育内容产业绕不开的路

深度互联网产品发展的六段论模型

★  笔记《混沌研习课全部课程实录&PPT合集》


混沌研习社第三季度课程表重磅发布

李善友教授归国唯一公开演讲连续三场

内容创业、社交、投融资专场...

现在入社,即可报名听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也可入社听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